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心和基金会

透明才有公信力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【心和公益基金会】 简称心和基金会,于2008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。我们的使命是帮助青少年和儿童享有优质的阅读和学习机会,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。

熊培云:立人图书馆 让文化的种子在民间生根发芽  

2011-02-28 11:55:24|  分类: 心平伙伴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[心平按] 接连转帖两篇《东莞时报》对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报道,前一篇是记者陈祥撰写,本篇是青年学者熊培云写的评论。先摘抄几段我个人喜爱的内容:

★立人乡村图书馆(China Rural Library)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,成立于2007年9月,总部位于北京。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: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,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,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,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、文化活动,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,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。 
★李英强说他们不搞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”之类在众多学校里横行的辩论话题,这些陈腐僵硬的话题和思维模式,在他眼中是不值一辩。他们的选题有,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,政府是否该管制互联网,等等。“我们选择每个人都比较关心的话题,比较真实的话题,不凌空蹈虚,而是与脚踩的大地血肉相连。” 
★秋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,直接赞誉李英强等人的人格足以用伟大来形容。“以踏实的心态去做有深远意义的事情。”在秋风看来,这个社会多的是理想琐碎或过于好高骛远者,而李英强的计划实施,则意味着他们立足于基层社会、乡村社会,通过图书馆的形式为文化的承建提供载体。 
★试想,中国2000多个县,如果你改变一个县,就是两千分之一的改变。如果你让一个县有一家像样的图书馆,那么你就完成了两千分之一的改变。如果这两千盏灯一个个都亮起来,对于当下的中国,又将是怎样一种改变!

以下是正文:

  ○ 特约评论员 熊培云

  博尔赫斯说:“我能想象的天堂的模样,就是图书馆的样子。”

  同样,在马尔罗笔下,真正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,没有时间去闹革命,他们的一生都在忙于修建图书馆或者公墓。

  我很希望我的生活有一些转变,能和一些朋友,一起脚踏实地地做点有利于乡村的建设。

  所以,当李英强等先生希望能帮着我在老家共建一个图书馆时,我是真觉得机缘已到。我不得不像从前一样感慨:上帝热爱人类,让有理想的人分散在四方;上帝热爱人类,更让有理想的人无处不相逢。

  我们能力有限,改变不了大环境,但总能改变些小环境。小环境改变了,大环境也会慢慢改变。正如我在南开教书,努力承继西南联大刚毅坚卓、自由自在的传统,也时常对学生说,凡认同此夙愿并甘当我学生者,亦可自称是西南联大的学生。

  试想,中国2000多个县,如果你改变一个县,就是两千分之一的改变。如果你让一个县有一家像样的图书馆,那么你就完成了两千分之一的改变。如果这两千盏灯一个个都亮起来,对于当下的中国,又将是怎样一种改变!

  一切只是刚刚开始。我和一些朋友谈起图书馆的事时,喜悦之情难免溢于言表,因为我更期望它能够成为一种可以推广的模式。也就是,以县城为中心来建设乡村图书馆,使之能够辐射周边的乡镇。

  与此同时,还要让它成为一个立足于本乡本土的公共空间。像国外的图书馆一样,它既要让书与人相遇,还要让人与人相遇。无论乡村,还是城市,只要你愿意身体力行,总还是能做些事情。

  “那一世,转山转水转佛塔啊,不为修来生,只为途中与你相见。”相遇,多么美好的事!坐拥书城,多么美好的事!

  (本文作者系南开大学学者、立人乡村图书馆之熊培云图书馆创建人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1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